一句话,照片是真的,注释是假的
照片的拍摄者是瓦尔特·阿鲁法特,1920年出生于纽约的宾厄姆顿,2007年11月30日逝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美国一艘驱逐舰上服务。1945年10月2日至1946年2月5日,他跟随军舰来到了上海,因他喜欢摄影,在上海期间拍摄了不少照片。而这张吃大闸蟹的照片也就是在这时候拍摄下来的。在照片的旁边瓦尔特·阿鲁法特仅仅注释了“Eating Crab”,并没有任何过多的描述。
实际上,大闸蟹在解放后也一直挺贵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大闸蟹价格水涨船高,上海普通工人月工资100多块的时候,大闸蟹也要卖到100多块钱一斤,大家都感慨,大闸蟹再也吃不起了。但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因为大闸蟹的大规模人工养殖给了普通工薪阶层继续大快朵颐的机会。
至于注释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大闸蟹就算是在解放前,也比一般的鱼要贵不少。有可能,这个小男孩家里就是卖大闸蟹的,大闸蟹快死了,他们在那儿清理积压物资。也有可能,黄浦江里面“发蟹”,有大批的大闸蟹上岸,被小男孩他们抓住了。仔细看照片,可以看到大闸蟹是没有绑着就煮的,如果分辨率能高一些,就能从大闸蟹是不是缺腿来判断是活蟹还是死蟹了。如果是活蟹,放开了煮,肯定会掉下了腿的。
阳澄湖大闸蟹和贵州茅台酒类似,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当人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被社会承认的需求就会出现。怎样能被社会承认呢?穿名牌、喝贵州茅台酒是其中一种方式。
另外,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表情达意的客观需要,请客送礼是主要的表达方式。礼品最好既有文化内涵,又具有比较高的价值。巴菲特投资的喜诗糖果也是能持续提价的,其根源就在于巧克力不仅是糖果,还是情人之间的礼物。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礼尚往来的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阳澄湖大闸蟹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可以随着社会发展而提高价格,就像压岁钱和朋友结婚的礼金不断上涨一样。人们之所以买贵州茅台酒,是想通过其体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意。
大闸蟹作为中秋国庆期间请客吃饭或送礼的需求,其本质是和茅台酒一样。
贵州茅台酒的价格受三个变量的影响:①产量;②有多少人愿意通过贵州茅台酒体现自身的价值,或者希望把贵州茅台酒作为礼品;③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和资金实力。
大闸蟹的逻辑类似,①阳澄湖区及周围标准化养殖基地的产量;②有多少人愿意通过阳澄湖大闸蟹的消费体现自身的价值,或者希望把大闸蟹提蟹卡作为礼品;③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和资金实力。

众所周知,阳澄湖的大闸蟹产量有限,市场需要供小于求,致使阳澄湖大闸蟹假蟹、洗澡蟹横行。因此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基本由后两个变量决定。
如果中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被承认的需求将不存在,想表达自身价值的人就很少。同时,如果经济不发达,商业活动很少,将阳澄湖大闸蟹作为礼品的需求就会很少,那么大闸蟹的价格就不会很高。
目前,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同时经济活动发达。阳澄湖大闸蟹作为特定时令、节气的对某些人群来说是相对刚需的消费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需求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升而增加。
今年经济继续复苏,商务活动增加,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会继续上涨。
希望蟹农的蟹能卖个好收成,消费者能买到真蟹,送礼也好,自己吃也好,更得体。